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教育教学和考研资料库

 
 
 

日志

 
 
关于我

张风雷ZhangFenglei 江苏省镇江市人。男,生于1967年6月。祖籍江苏丹徒。大学本科文化。代表作《张斋夜谭》(上下册,台海出版社)。

张风雷:关于鸟类的巢穴和智慧  

2016-02-10 11:29:55|  分类: 随笔散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关于鸟类的巢穴和智慧

作者:张风雷

我一直认为,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之物。它们给予了我们人类许多的遐思。飞机的发明怕是与鸟类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春天来了,我走路在大自然中,经常会不自觉留意树木丛林中是否有鸟类的巢穴。鸟类的智慧有时也可以从鸟儿巢穴的建筑方面发现端倪。
2016大年初一焦山游照片 - zhesue -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野生鸟类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也是费尽心思选择筑巢地址,既要方便觅食,也要很好保护雏鸟不被其他动物,包括人类侵害。所以,不管是山禽,还是水鸟,它们往往因为物种的不一,智愚的不同,鸟类的巢穴都做得或隐密,或粗疏,或精致,或丑陋。
2016大年初一焦山游照片 - zhesue -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啄木鸟的树巢
有的鸟类将巢穴筑在高高的树梢上,有的鸟类将巢穴筑在悬崖峭壁间,有的鸟类将巢穴筑在茂密草丛中,有的鸟类将巢穴筑在人迹罕至的荒岛上,总之,鸟类为了繁衍后代,总是会精心策划自己的巢穴位置的。相反,人类驯服的鸟类则缺少了这份灵性和灵气。
2016大年初一焦山游照片 - zhesue -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古人发现斑鸠这种鸟儿很不会做窝。所以有"鸠拙于巢"的记载。斑鸠做的窝极其粗鄙,完全是乡间老农民的房屋。但是,有的鸟类不一样,有一种主要生活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亚的织巢鸟就非常会做窝。它们建筑的鸟巢与斑鸠的窝简直有天壤之别。织巢鸟简直是太精耕细作了。
2016大年初一焦山游照片 - zhesue -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有一次,我和爱人一起在焦山寺林间小道上散步。我们一路清点着自己发现的鸟巢,极有意思。当我们将怀疑的鸟巢地点,经历仔细的辨别,确认它们真的是一个鸟巢,就会兴奋不已。这其实也是需要一些鸟类学知识的。特别是在野外环境中,如果说,你懂得一些鸟类知识,就能很快识别一些鸟类的“障眼法”,迅速寻找到它们的巢穴。这也是人类比鸟类聪明的地方。
张风雷:关于鸟类的巢穴和智慧 - zhesue -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正如《鸟类的建筑:鸟类如何设计、策划和建造住处》的作者,皮特·古德费勒(Peter Goodfellow)所说,圆顶形状的巢穴是动物王国里最美观、最具建筑技艺的住所。这样的普通“建筑”需要几百个苔藓的枝叶、上千个地衣片,再加上蜘蛛丝以及羽毛编织在一起。如果你只有15厘米长,这绝对是午睡的最佳选择。(《鸟类的建筑:鸟类如何设计、策划和建造住处》一书英文原名为Avian Architecture: How Birds Design, Engineer and Build)。
张风雷:关于鸟类的巢穴和智慧 - zhesue -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古德费勒表示:“鸟类具有令人惊讶的创造力。更让人称奇的是它们一次就能完成这些工作。”鸟类筑巢一般会遵循下列原则,一是安全性原则。鸟类的巢穴首先要确保安全,不能被其他天敌轻易发现。二是隐蔽性原则。许多鸟类会选择林木茂密的地方,或人迹罕至的地方筑巢。三是便于寻找食物的原则。鸟类的巢穴大多会选择在水草丰美,取食方便的场所来筑巢。我认为,这也是鸟类智慧的一部分。
张风雷:关于鸟类的巢穴和智慧 - zhesue -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所以,鸟类筑巢一般是要瞧瞧风水好不好的。这个如同人类选择居住地,有时也会瞧一下风水是一样的道理。当然,也有极个别的鸟类的筑巢是失误的。例如,修筑在某个篱笆墙附近,很快就被小朋友们发现了。也有的鸟类甚至于将巢穴筑在人家阳台上,这就要瞧运气了。遇到爱鸟的家庭则是一种幸运,如若不是,将有灭顶之灾。


2016年2月10日
著于花园寓所
张风雷:关于鸟类的巢穴和智慧 - zhesue -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张风雷:关于鸟类的巢穴和智慧 - zhesue -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张风雷:关于鸟类的巢穴和智慧 - zhesue -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作者简介】

张风雷。男。江苏省镇江市人。生于1967年6月。祖籍江苏丹徒。大学本科文化。专门致力研究镇江(丹徒)地方文化的资深学者。

电子信箱:zhesue@hotmail.com;

联系QQ:305329099


博主推荐:

 

“子弹”虽热“夜谭”难火——也话镇江草根文人、平民教师张风雷著《张斋夜谭》
       闲考南山玉蕊花    闲话丹徒之水   回忆我的老师刘锦(地生)先生

吾家本丹徒 祠墓千棵柳——记文化名人卢冀野之子卢佶、卢佺携眷属之访镇江

扬州清曲传人卞学良 魏绍章与扬州清曲在镇江地方的传播

风花雪月话红颜  在上隍村小读书  闲话镇江古井    闲考镇江八叉巷地名的由来

夏日之旅——大连青岛纪行

绍宗楼空香犹在 斯人仙去情未了 

《揽胜诗草》及《揽胜续草》作者高禾生的家世

上堭地名的得名钩沉与时间考证

编辑:南徐散人
  评论这张
 
阅读(38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