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电子教案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上学这件事。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第一天的上学历程,拉近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实现从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转变的心路历程。引导部分较为胆怯与不安的新生积极面对“我是小学生了”这一事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逐步产生亲近学校的感情并为自己安全、愉快地开始小学新生活作好认知和情感上铺垫。旨在帮助刚刚入学的新生在心理层面实现从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向学校生活的平稳过渡。
教学准备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上学啦,真高兴
1“人不学,不知道。”你现在是小学生了……
告诉或者暗示孩子自己的身份已经变化,父母对孩子的新生活充满关爱,爸爸的叮嘱,妈妈的关心。
2学校里什么样儿呢?
孩子也对学校生活充满渴望和好奇心。
3小妹,快走,上学啦!
让胆怯的孩子勇敢地面对新的学校生活的转变,鼓励新生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飞跃。
4你是王晓吗?
让学生一直校门口到教室感受着老师在等待着自己的到来。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话,黑板上“我是小学生了”,校门口的“欢迎新同学”的横幅标语,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
二爱新书,爱书包
1通过老师发放新书,学生说“谢谢”,学生对新书的好奇,“这是什么书啊”,由此引发学生的赞叹:“书可真好看,怎样把它们保护好”?充分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的情感。
2通过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例如,“我的书包是奶奶新手做的……”体现祖辈们对儿孙的关心和关爱。“我会把它们装整齐”,表达儿童对学生生活的热爱。
3“弹也能带吗?”让学生明确哪些是必须学习用品和用具。
4最后通过儿歌让小学生明白如何整理整理书包。
教学反思
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
教学目标:呈现学生互相介绍入学以来自己认识新伙伴的活动场景。通过介绍,唤起学生已有的交往经验,由此一方面促进交往面的扩大,体验适应新人际关系的快乐;另一方面在交流中总结交友经验,为后续学习作垫铺垫。
教学难点:小绘图本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了第一天上学时学生常会出现的两种不同表现,旨在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共鸣。
教学重点:上述场景旨在引导学生回忆与同学交往的经历,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与伙伴交往的不故事、对好伙伴的印象。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好伙伴
1谁是我的好伙伴;我们是什么活动认识的;我们喜欢一起观察小动物。
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旨在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共鸣。
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介绍方式,切忌填空式的句式训练。
2副本小绘图以故事形式呈现了第一天上学时学生常会出现的两种不同表现:小兔因不认识新同学而不敢和大家玩,小猫认为一起玩就成为好朋友了。
二“网”到一个新朋友
1对话框是学生围绕自己的爱好做自我介绍的范例。旨在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多角度地介绍自己,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自我介绍技能与方法,并乐于向他人介绍自己。
2“网小鱼”游戏为学生创设了相互认识的机会,扩大了孩子的交际面,促进儿童主动交往。在游戏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儿童进行自我介绍和互动,学会倾听别人的介绍,适度夸奖别人。
三好友大搜索
1活动旨在让学生说出或写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和自己兴趣相同的同学组成小组,之后彼此进行深入了解。
2游戏活动是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深化学生间的交往,旨在引导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多途径地扩大交往面加快学生对小学生活的适应。
四认识你真好
1本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友情,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中可通过插图和儿歌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真实的情感。
2插图中描绘了两个好朋友在互相说悄悄话,分享快乐的场景;难过时有朋友安慰的场面。旨在唤起学生与好朋友之间美好友谊的回忆,体会交往的快乐。
教学反思:
第3课我认识您了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和了解学校生活中的非同龄人,包括老师、校工等等和。发现并感受他们的工作与自己校园生活的关系,激发感激之情,懂得尊重他们。
2在校园生活中知道如何向他们求助,获得安定、愉快的校园生活体验;培养尊师敬长的文明礼习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教学重点: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帮助学生获得对校园生活的愉快、安定的体验,面对新环境产生胆怯、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离开了父母老师的呵护,对新环境未知情况存在担忧。
教学难点:首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教职工与自己的关系。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的老师
1学生通过游戏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老师,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回忆进入小学以来自己接触过的老师,激发对老师的亲近感。
2通过构建起老师和“我”的关系,激发师生之间的亲近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进而促进学生入学后的人际适应性。
二我还想认识……
1此环节引导学生从认识身边的老师开始,逐步认识其他老师与校工,了解他们的工作与自己学校生活的关系,增进对他们的了解与情感。感受校园环境的安定是由全体教职工共同创造的。
2插图呈现了少先队辅导员指导鼓号队演奏,校长或老师在国旗下讲话,高年级的老师在上课,门卫叔叔帮助家长转交物品等等场景。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周围还有很多师长,意识到与他们交往也是自己小学生活的一部分。
3文中留白处旨在引导学生根据本学校的实际,发现自己眼中的其他老师和校工的形象。
三该请谁来帮助我
1本环节创设了学生生活的校园情景:图中一名女生因摔跤哭泣,身边老师前来安慰;一名男生的帽子被同学抢走,一名老师正从旁边经过;球被两名学生打到树上,怎么拿下来?
教学反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