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教育教学和考研资料库

 
 
 

日志

 
 
关于我

张风雷ZhangFenglei 江苏省镇江市人。男,生于1967年6月。祖籍江苏丹徒。大学本科文化。代表作《张斋夜谭》(上下册,台海出版社)。

關於“橫山”“洪山”的辨析  

2015-10-06 10:40:14|  分类: 镇江文化研究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關於“橫山”“洪山”的辨析 

張風雷

有人說,橫山古代也稱為“白兔山”。白兔山真的是橫山嗎?鎮江的古人或先民是怎麼認識這一個問題的。我們從上面一張鎮江地區的古代地圖瞧,“橫山”“白兔山”二名並列,顯非同一個山峰。對照今天的橫山村落地名,也是白兔山之北可資佐證。所以,我認為,我們鎮江的先民是不認為橫山就是白兔山這一說法的。

但是不同的時期,可能人們的看法也不盡一致。有時候,橫山的地理範圍也很大,包括了今天的“白兔山”。例如,今天的“橫山凹”它的地理位置就在“白兔山”之南。今人將橫山和白兔山所屬的大小山峰皆稱為“橫山”或“橫山凹”。當代人雖然也說“橫山凹”僅僅是一個泛稱,系橫山及其周邊地區。而“橫山”才是指向具體的山脈。
清代的丹徒縣志地圖將“橫山”稱為“洪山”。我們比照分析,這兩個鎮江地方古地圖關於“洪山”“橫山”可能是一個地方,不過,據鎮江張風雷先生考證,丹徒縣志作“洪山”,誤也。古“橫山”之“橫”音讀若“洪”,鎮江土居民舊音也。而修地圖者無知其土音。誤作“洪山”。出現“洪山”地名是古人編著丹徒縣志圖譜不夠嚴謹和認真的。丹徒縣志可能認為,白兔山、洪山非是一個山峰,別是兩個山峰。筆者收藏的二圖是一致的。但是關於“丫髻山”卻有南北兩個不同的地理位置。另外,現在又誤為“野雞山”,則又誤矣。另有一個問題就是“橫山”分明是在“白兔山”之北。

今天的“橫山凹”卻在“白兔山”之南側。所以,又有人認為,“白兔山”即是“橫山”。而“橫山”、“洪山”同指一個山峰,那麼,是不是“橫山”、“洪山”和“白兔山”似乎成為一個地名了。實際情況是古人、今人皆分不清“橫山”“白兔山”區別。當代人則完全無“白兔山”之舊稱,統稱為“橫山”。“白兔山”知道的人漸漸少了。所以,方志的編輯是有影響的。它代表了官方的主導意見的。“橫山”變成“洪山”可能有口誤的原因而誤入丹徒縣志中。

上堭村民從不叫“橫山”“白兔山”,而是直呼“大山”。也有稱為“長山”的。即便是“橫山凹”也是外鄉人的稱呼。最近又多出一個“唐山”問題。我似乎也沒有聽說過“唐山”,有人說,東山頭村即是所謂的“唐家莊”。這個說法恐怕不確,需要進一步商榷。我本人不贊同這個意見。諸位可以研究一下陳慶年的“與繆藝風師書”的相關文字。“山之東臨運河處有一峰為唐山”,蘇遊村在什麼地方,在“白兔山”南。估計“唐山”恐怕非是上堭村民所謂的“大山”了。

黃勝國先生有文字說“橫山”曾名“洪山”、“白兔山”和“上皇山”。張風雷先生認為,將“橫山”直接稱為“上皇山”,這個稱呼是有待商榷的。裴偉先生指出,陳慶年證明“橫山”是“上皇山”乃是一家之言。此為“孤證”。關於焦山瘞鶴銘“上皇山樵”的問題,張、裴之間是曾經有過一些學術交流的。


2015-10-5鎮江花園寓所


關於“橫山”“洪山”的辨析 - zhesue -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關於“橫山”“洪山”的辨析 - zhesue -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關於“橫山”“洪山”的辨析 - zhesue -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247)|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