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教育教学和考研资料库

 
 
 

日志

 
 
关于我

张风雷ZhangFenglei 江苏省镇江市人。男,生于1967年6月。祖籍江苏丹徒。大学本科文化。代表作《张斋夜谭》(上下册,台海出版社)。

关于《放手》的感想  

2015-09-26 17:52:39|  分类: 教学感想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关于《放手》的感想

张风雷

今天特辑二则小故事,一是关于唐人韩愈与独孤申叔打赌,赢了一幅人马图卷的故事;另一个是关于明人沈周花费巨资购买了一部古书的故事。2015年笔者遭到镇江一中某家长告发事件,也让我有一些感触和感想。读了下面二则故事,我对告发事件也很有了新的人生释怀和感悟。唐人韩愈和明人沈周人格之伟大,情趣之高尚,前人之所为,亦值得后辈和晚学借鉴。因为懂得有所不为,韩愈和沈周同时选择了放手。对于一中某家长的告发事件,我似乎也应该懂得有所不为,选择对之放下。人世间的善恶与是非,有时也是须要有难得糊涂之精神。人生有些风波,也是一种人生色彩。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不一样的风景。

2015-9-26辑于镇江花园寓所

 

关于《放手》的感想 - zhesue - 凤凰文化传媒博客

 

兹附读者杂志《放手》原文如下:

 

其一

 

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韩愈在京城与独孤申叔打赌,赢下了他的一幅人马图卷。这幅画用独孤申叔的话说,“虽百金不愿易也”,足见他非常不舍。相反韩愈则兴高采烈,爱不释手。

第二年,韩愈出任河阳令。有一天,他与两三个客人谈论起画的品格,于是拿出了那幅人马图卷,让大家品鉴。座上有一位赵侍御,素有君子之称,看到画卷后脸上顿时有了戚然的神情,原来,这幅画卷正是他二十年前临摹古本之作,后来不幸遗失。当时临摹之辛苦,用功之深,二十多年里未曾忘怀,如今意外见到,真是悲喜交加。赵侍御道明前因后果,又不好开口索要,便请求说:“韩文公能否临摹一二送给我,以遣相思之苦呢?”

韩愈虽然极其喜爱这幅画,但看到赵侍御脸上怅然的表情,豪放地说:“既是侍御心爱之作,理当奉还!”说完,当即将这幅人马图卷奉还。

归还了画作的韩愈终究心有不舍,他拿出笔来,当场写下了画中的情景,详细记录了人马器物的情况,这就是后来闻名千古的散文《画记》。

 

其二

 

同样的事,也曾上演在明代大画家沈周身上。有一次,沈周花费巨资购买了一部古书,他手不释卷,时常翻阅。有一天来了一位客人,无意中看到那部古书,大为惊讶,问道:“这部书怎么会在先生这里?”

沈周看着他,不明所以。客人迟疑了一下,说道:“这部书一直是我家珍藏,遗失了很长时间,没想到今天从您这里又得以见到。如果您不介意,我想将它赎回。”

沈周问:“你说此书是你家祖传,可有什么证据?”

客人回答说,在某卷某页,曾记有某件事,应该还在的。

沈周拿过书,翻到那儿一看,果然有此事,于是,他把书奉还。客人虽然再三追问,沈周也没有说出卖书者的姓名。事后,也没有去呵斥卖书者的偷窃之举,更没有追讨损失。

因为懂得有所不为,韩愈和沈周同时选择了放手。而这,让他们超越了所有艺术的伟大,他们的人格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文章来源:2014-8《读者》



国学典范·感恩分享
       一颗钻石,胜过百粒珍珠 
       一事立功,胜过千人推举 
       一步谨慎,胜过万般防备 
       一念慈悲,胜过亿兆修为
(出自《佛光菜根谭》)


编辑:南徐散人
  评论这张
 
阅读(43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